近日,廣東省教育廳發(fā)布了關于鼓勵校外培訓機構采用“先學后付”收費模式的實施方案。該方案得到中國網(wǎng)的肯定,并引起了人民日報、品牌中國和東方頭條等多家媒體的關注和評論。
文章提到了有關“誠學信付”的報道,以“誠學信付”為代表的培訓學費第三方管理平臺,扮演著連接學員和培訓機構之間的橋梁角色,在先學后付領域提供了一個較為靈活的解決方案。
如今,消費者在選擇培訓機構時,通常最擔心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:教育質(zhì)量的不確定性和預付費用的風險。政府近來致力于從政策層面出發(fā),調(diào)整教育培訓市場的運營模式以應對這些問題。廣東省對“先學后付”方案的提出,正是在這方面進行新的嘗試。
早在2019年,誠學信付便率先探索“先學后付”模式,專注于為教育消費場景提供費用三方管理平臺,以科技工具賦能與誠信契約協(xié)議的非金融貸款方式,打造了學員直接面向機構,端對端付費的支付通道。
其獨特的先學后付模式是方案中先學后付概念的合理落地、嚴格實施;是對教育行業(yè)的深入理解、創(chuàng)新塑造;是對預收費模式的全面革新、返璞歸真。
首先,以誠信作為紐帶,依托于在線三方契約作為約束,較好地降低了學員的風險。學員選擇某個課程參加培訓,不需要提前支付學費,而是在培訓過程中,甚至培訓完成后根據(jù)約定逐次支付。
這種方式有效地將學員可能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,同時還能緩解高價值課程學費帶來的資金壓力。
其次,對于培訓機構來說,先學后付本身對于培訓機構招生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,雖然他們無法像以往那樣獲得學員的預付款,但通過與第三方平臺合作,他們可以得到健康的現(xiàn)金流保障。以往預付費帶來的大額資金往往使得培訓機構盲目擴張,這其實也是部分培訓機構爆雷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教育培訓市場的變革是不可避免的,而先學后付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變革方向。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開始參與到先學后付模式中來。廣東的“先學后付”實施方案、誠學信付的第三方學費管理等等只是開始,隨著政、企聯(lián)手推進我們可以期待教育培訓市場越來越完善,這對于教育公平是有積極推動意義的。